聞如是。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佛便告比丘。本有愛不見不了。今見有從有愛。設是本有愛無有今為有。今見分明。從是本因緣令致有愛。有愛比丘從致有本。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從有愛致本。謂為癡。癡亦比丘有從致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癡有本從致。謂為五蓋。五蓋比丘亦從有本致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五蓋從有致。謂為三惡行。三惡行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三惡行本從致。謂為不攝根。不攝根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不攝根從致。謂非本念故。非本念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非本念從致。謂不信故。不信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不信本從致。謂惡非法聞故。非法聞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非法聞本從致。謂非賢者人事。非賢者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非賢者從致。謂非賢者人共會樂。如是比丘已不賢者聚會滿。令不賢者事滿。已不賢者事滿令非法滿。已非法滿令不信滿。已不信滿令非本念滿。已非本念滿令不攝根滿。已不攝根滿令三惡行犯法滿。已三惡行犯法滿令五蓋滿。已五蓋滿令癡滿。已癡滿令有世間愛滿。如是愛樂滿稍轉。稍轉猗增有度世智慧解脫亦有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度世智慧解脫本。謂七覺意為本。七覺意從有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七覺意從有本。謂為四意止。四意止從有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四意止從有本。謂三清淨行。三清淨比丘亦有本從行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三清淨有本。謂為守攝根。守攝根亦有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守攝根有本。謂為本念故。本念比丘亦有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本念本。謂為信本。信本比丘亦有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比丘信本有本。謂聞法經本。聞法經亦有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聞法經本。謂事賢者本。事賢者亦有本不為無有本。
何等為事賢者有本。謂賢者聚本。如是比丘聚賢者能得事賢者。已事賢者便聞法言。已聞法言便致信本。已致信本便得念本。已得念本便攝守根。已攝守根便得三清淨。已有三清淨便得四意止。已得四意止本便有七覺意。已有七覺意便有無為解脫得度世。如是解脫度世轉轉本令得度世。
佛說如是弟子受行。
四相品之餘
13 年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