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

閻浮洲品第一

如是我聞。一時婆伽婆在舍婆提城迦利羅石室。時諸比丘。食後皆集常說法堂。一時坐已各各生念便共議言。是諸長老未曾有也。今此世間眾生所居國土天地。云何成立。云何散壞。云何壞已而復成立。云何立已而得安住。
爾時世尊獨在靜室天耳徹聽清淨過人。聞諸比丘食後皆集常說法堂共作如是希有言論。世尊聞已晡時出禪。從石室起往法堂上。在諸比丘大眾之前。依常敷座儼然端坐。於是世尊知而故問。汝等比丘於此集坐。向來議論有何所說。
時諸比丘同白佛言。大德世尊我等比丘於此法堂食後共集。大眾詳議作如是言。是諸長老未曾有也。云何世間如是成立。云何世間如是散壞。云何世間壞已復立。云何世間立已安住。大德世尊。我等向來集坐言論正議斯事。
爾時佛告諸比丘言。善哉善哉汝諸比丘。乃能如是如法信行。
諸善男子。汝以信故捨家出家。汝等若能共集一處。作如是等如法語者不可思議。
汝等比丘若集坐時。應當修此二種法行。各為己業不生怠慢。所謂論說法義及聖默然。若能爾者汝等當聽如來所說如是之義。世間成立。世間散壞。世間壞已而復成立。世間立已而得安住。
時諸比丘同白佛言。大德世尊今正是時。修伽多今正是時。若佛世尊為諸比丘說此義者。我諸比丘聞世尊說當如是持。
爾時佛告諸比丘言。汝等比丘。諦聽諦聽善思念之。我當為汝次第演說。
時諸比丘同白佛言。唯然世尊願樂欲聞。
佛言。比丘。如一日月所行之處照四天下。如是等類。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處。此則名為一千世界。
諸比丘。千世界中千月、千日、千須彌山王。四千小洲。四千大洲。四千小海。四千大海。四千龍種姓。四千大龍種姓。四千金翅鳥種姓。四千大金翅鳥種姓。四千惡道處種姓。四千大惡道處種姓。四千小王。四千大王。七千種種大樹。八千種種大山。十千種種大泥犁。千閻摩王。千閻浮洲。千瞿陀尼。千弗婆提。千鬱單越。千四天王天。千三十三天。千夜摩天。千兜率陀天。千化樂天。千他化自在天。千摩羅天。千梵世天。
諸比丘。於梵世中有一梵王。威力最強無能降伏。統攝千梵自在王領。云我能作、能化、能幻。云我如父。於諸事中自作如是憍大語已即生我慢。如來不爾。所以者何。一切世間各隨業力現起成立。
諸比丘。此千世界猶如周羅(周羅者隋言髻)。名小千世界。
諸比丘。爾所周羅一千世界。是名第二中千世界。
諸比丘。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為一數。復滿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。
諸比丘。此三千大千世界同時成立。同時成已而復散壞。同時壞已而復還立。同時立已而得安住。如是世界周遍燒已名為散壞。周遍起已名為成立。周遍住已名為安住。是為無畏。一佛剎土眾生所居。
諸比丘。今此大地厚四十八萬由旬。周闊無量。如是大地住於水上。水住風上。風依虛空。
諸比丘。此大地下所有水聚。厚六十萬由旬周闊無量。彼水聚下所有風聚。厚三十六萬由旬周闊無量。
諸比丘。此大海水最極深處。深八萬四千由旬周闊無量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王下入海水。八萬四千由旬。上出海水亦八萬四千由旬。須彌山王其底平正。下根連住大金輪上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王在大海中。下狹上闊漸漸寬大。端直不曲大身牢固。佳妙殊特最勝可觀四寶合成。所謂金銀琉璃頗梨。須彌山上生種種樹。其樹鬱茂出種種香。其香遠熏遍滿諸山。多眾聖賢最大威德。勝妙天神之所止住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王上分有峰。四面挺出曲臨海上。各高七百由旬殊妙可愛七寶合成所謂。金、銀、琉璃、頗梨、真珠、車磲、瑪瑙之所莊挍。
諸比丘須彌山下。別有三級諸神住處。
其最下級縱廣正等六十由旬。七重牆院。七重欄楯。七重鈴網。復有七重多羅行樹。周匝圍遶端嚴可愛。其樹皆以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磲瑪瑙七寶所成。一一牆院各有四門。於一一門有諸壘、堞、重閣、輦軒、却敵、樓櫓、臺殿、房廊、苑園、池沼具足莊嚴。一一池中並出妙華散眾香氣。有諸樹林種種莖葉。種種花果悉皆具足。亦出種種殊妙香氣。復有諸鳥各出妙音。鳴聲間雜和雅清暢。
其第二級縱廣正等四十由旬。七重牆院。七重欄楯。七重鈴網。多羅行樹亦有七重。周匝齊平端嚴可愛。亦為七寶。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磲瑪瑙之所挍飾所有莊嚴。門觀樓閣臺殿園池果樹眾鳥皆悉具足。
其最上級。縱廣正等二十由旬。七重牆院乃至諸鳥各出妙音莫不具足。
諸比丘。於下級中有夜叉住名曰。鉢手。第二級中。有夜叉住名曰。持鬘。於上級中。有夜叉住名曰。常醉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半高四萬二千由旬有四大天王所居宮殿。
須彌山上有三十三天宮殿帝釋所居。
三十三天已上一倍。有夜摩諸天所居宮殿。
夜摩天上又更一倍。有兜率陀天所居宮殿。
兜率天上又更一倍。有化樂諸天所居宮殿。
化樂天上又更一倍。有他化自在諸天宮殿。
他化天上又更一倍。有梵身諸天所居宮殿。
他化天上、梵身天下於其中間。有摩羅波旬諸天宮殿。
倍梵身上有光音天。倍光音上有遍淨天。倍遍淨上有廣果天。倍廣果上有不麤天。廣果天上不麤天下。其間別有諸天宮殿所居之處名無想眾生。
倍不麤上有不惱天。倍不惱上有善見天。倍善見上有善現天。倍善現上有阿迦尼吒諸天宮殿。
諸比丘。阿迦尼吒已上。更有諸天名。無邊空處。無邊識處。無所有處。非想非非想處。此等皆名諸天住處。
諸比丘。如是處所如是界分眾生居住。是諸眾生若來若去。若生若滅。邊際所極。此世界中所有眾生有生老死。墮在如是生道中住。至此不過是名。娑婆世界無畏剎土。諸餘十方一切世界亦復如是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王北面有洲名。鬱單越。其地縱廣十千由旬。四方正等。彼洲人面還似地形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王東面有洲名。弗婆提。其地縱廣九千由旬。圓如滿月。彼洲人面還似地形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王西面有洲名。瞿陀尼。其地縱廣八千由旬。形如半月。彼洲人面還似地形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王南面有洲名。閻浮提。其地縱廣七千由旬。北闊南狹如婆羅門車。其中人面還似地形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王北面天金所成。照鬱單越洲。東面天銀所成照弗婆提洲。西面天頗梨所成照瞿陀尼洲。南面天青琉璃所成照閻浮提洲。
諸比丘。鬱單越洲有一大樹名。菴婆羅。其本縱廣有七由旬。下入於地二十一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垂覆五十由旬。
諸比丘。弗婆提洲有一大樹名。迦曇婆。其本縱廣亦七由旬。下入於地二十一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垂覆五十由旬。
諸比丘。瞿陀尼洲有一大樹名。鎮頭迦。其本縱廣亦七由旬。乃至枝葉垂覆五十由旬。於彼樹下有一石牛高一由旬。以此因緣名。瞿陀尼(隋言牛施)
諸比丘。此閻浮洲有一大樹名曰。閻浮。其本縱廣亦七由旬。乃至枝葉垂覆五十由旬。於此樹下有閻浮那檀金聚高二十由旬。以此勝金出閻浮樹下。是故名為閻浮那檀。閻浮那檀金者因此得名。
諸比丘。諸龍金翅所居之處有一大樹名曰。拘吒賒摩利。其本縱廣亦七由旬。乃至枝葉垂覆五十由旬。
諸比丘阿修羅處有一大樹名。善晝華。其本縱廣亦七由旬。乃至枝葉垂覆五十由旬。
諸比丘。三十三天有一大樹名曰。天遊。其本縱廣亦七由旬。下入於地二十一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垂覆五十由旬。
諸比丘。須彌山下次復有山名。佉提羅。高四萬二千由旬。上闊亦爾。端嚴可愛七寶合成。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磲瑪瑙。
諸比丘。其須彌山、佉提羅山二山之間。闊八萬四千由旬周匝無量。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茶利迦華等。諸妙香物遍覆水上。
諸比丘。佉提羅外有山名曰。伊沙陀羅。高二萬一千由旬。上闊亦爾端嚴可愛。乃至瑪瑙等七寶所成。
佉提羅山、伊沙陀羅二山之間。闊四萬二千由旬周匝無量。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茶利迦華等。諸妙香物遍覆水上。
伊沙陀羅山外有山名曰。遊乾陀羅。高一萬二千由旬。上闊亦爾端嚴可愛。乃至瑪瑙等七寶所成。
伊沙陀羅、遊乾陀羅二山之間。闊二萬一千由旬。周匝無量優鉢羅花。鉢頭摩花。拘牟陀花。奔茶利迦花等。諸妙香物遍覆諸水。
遊乾陀羅山外有山名曰。善見。高六千由旬。上闊亦爾端嚴可愛。乃至瑪瑙等七寶所成。
遊乾陀羅、與善見山中間相去一萬二千由旬。周匝無量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茶利迦華等。諸妙香物遍覆諸水。
善見山外有山名曰。馬半頭。高三千由旬。上闊亦爾端嚴可愛。乃至瑪瑙等七寶所成。
其善見山、與馬半頭二山之間。闊六千由旬周匝無量。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茶利迦華等。諸妙香物遍諸水上。
馬半頭外有山名曰。尼民陀羅。高一千二百由旬。上闊亦爾端嚴可愛。乃至瑪瑙等七寶所成。
其馬半頭、尼民陀羅二山之間。闊二千四百由旬。周匝無量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荼利迦華等。諸妙香物。遍覆於水。
尼民陀羅山外有山名。毘那耶迦。高六百由旬。上闊亦爾端嚴可愛。乃至瑪瑙等七寶所成。
尼民陀羅、毘那耶迦二山之間。闊一千二百由旬。周匝無量四種雜華。乃至諸妙香物遍覆諸水。
毘那耶迦山外有山名。斫迦羅(隋言輪圓。即是鐵圍山也)。高三百由旬。上闊亦爾端嚴可愛。乃至瑪瑙等七寶所成。
毘那耶迦、及斫迦羅二山之間。闊六百由旬。周匝無量四種雜花。及諸妙香物遍覆於水。去斫迦羅山其間不遠。亦有空地青草遍布即是大海。
於大海北有大樹王名曰。閻浮樹。身周圍有七由旬。根下入地二十一由旬。高百由旬。乃至枝葉四面垂覆五十由旬。邊有空地青草遍布。
次有菴婆羅樹林。閻浮樹林。多羅樹林。那多樹林。亦各縱廣五十由旬。間有空地生諸青草。
次有男名樹林。女名樹林。刪陀那林。真陀那林。亦各縱廣五十由旬。邊有空地青草彌覆。
次有呵梨勒果林。鞞醯勒果林。阿摩勒果林。菴婆羅多迦果林。亦各縱廣五十由旬。邊有空地青草彌覆。
次有可殊羅樹林。毘羅果林。婆那婆果林。石榴果林。亦各縱廣五十由旬。邊有空地青草彌覆。
次有烏勃樹林。奈樹林。甘蔗林。細竹林。大竹林。亦各縱廣五十由旬。邊有空地青草彌覆。
次有荻林。葦林。割羅林。大割羅林。迦奢文陀林。亦各縱廣五十由旬。邊有空地青草彌覆。
次有阿提目多迦華林。瞻波華林。波吒羅華林。薔薇華林。亦各縱廣五十由旬。邊有空地青草遍覆。
復有諸池。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茶利華迦等彌覆池上。
復有諸池。毒蛇充滿。亦各縱廣五十由旬。間有空地青草遍覆。
次復有海名。烏禪那迦。闊十二由旬。其水清冷味甚甘美輕軟澄淨。七重砌壘。七寶間錯。七重欄楯。七重鈴網。外有七重多羅行樹周匝圍遶殊妙端嚴。以瑪瑙等七寶莊飾。周遍四方有諸階道悉皆端嚴。亦以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磲瑪瑙等之所合成。復有無量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茶利迦華等遍覆水上。其華火色即現火光。有金色者即現金光。有青色者即現青光。有赤色者即現赤光。有白色者即現白光。婆無陀色現婆無陀光。華如車輪。根如車軸。其根出汁色白如乳味甘若蜜。
諸比丘。烏禪那迦海中有轉輪聖王所行之道亦闊十二由旬。閻浮提中轉輪聖王出現世時。此中海道自然涌現與水齊平。
諸比丘。次烏禪那迦海有山名曰。烏承伽羅。
諸比丘。此烏承伽羅山莊嚴端正殊妙可觀。一切樹。一切葉。一切華。一切果。一切香。種種草。種種鳥獸。但是世間所出之物。於彼山中無不悉備。
諸比丘。烏承伽羅山如是端正殊妙可觀。汝等應當善持此也。
諸比丘。次復有山名曰。金脅。於此山中有八萬窟。有八萬龍象在中居住。並皆白色。如拘牟陀華。七支拄地。悉有神通乘空而行。其頂赤色似因陀羅瞿波迦蟲。六牙具足其牙纖利雜色金填。
諸比丘。過金脅已即有雪山。高五百由旬闊厚亦爾。其山殊妙四寶所成。謂金銀琉璃頗梨。其山四面有四金峰。挺出山外各高二十由旬。復有高峰眾寶間雜。迥然秀出高百由旬。於山頂上有池名曰。阿耨達多。阿耨達多龍王在中居住。其池縱廣五十由旬。其水涼冷味甘輕美清淨不濁。七重塼壘。七重板砌。七重欄楯。七重鈴網。周匝圍遶端嚴殊妙。乃至瑪瑙等七寶所成。復有諸華。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茶利迦華。其華雜色青黃赤白大如車輪。下有藕根麤如車軸。汁白如乳味甘如蜜。
諸比丘。此阿耨達多池中有阿耨達多龍王宮。其殿五柱殊妙可愛。阿耨達多龍王與其眷屬在中遊戲。受天五欲快樂自在。
諸比丘。阿耨達多池東有。恒伽河從象口出。與五百河俱流入東海。
阿耨達多池南有。辛頭河。從牛口出。與五百河俱流入南海。
阿耨達多池西有。薄叉河。從馬口出。與五百河俱流入西海。
阿耨達多池北有。斯陀河。從獅子口出。與五百河俱流入北海。
諸比丘。以何因緣此龍名為阿耨達多。
諸比丘。有三因緣。何等為三。
諸比丘。閻浮洲中有諸龍住處。唯除阿耨達多龍王。其餘諸龍受快樂時。便有熱沙墮其身上。諸龍爾時即失天形現蛇形相。諸龍時時受斯等苦。阿耨達多龍王無如此事。是名第一因緣。
諸比丘。閻浮洲中除阿耨達多龍王。其餘諸龍遊戲樂時。有熱風來吹其身體。即失天形現蛇形相有如是苦。阿耨達多龍王無如此事。是名第二因緣。
諸比丘。閻浮洲中所有諸龍。遊戲樂時金翅鳥王飛入其宮。諸龍既見金翅鳥王心生恐怖。以恐怖故即失天形。現蛇形相具受眾苦。阿耨達多龍王無如此事。若金翅鳥王生如是心。我今欲入阿耨達多龍王宮內。彼金翅鳥以報劣故即自受苦。永不能入阿耨達多龍王宮殿。諸比丘。此是第三因緣。是故說名阿耨達多。
諸比丘。雪山南面不遠有城名。毘舍離。毘舍離北有七黑山。七黑山北有香山。於香山中有無量無邊緊那羅住。常有歌舞音樂之聲。其山多有種種諸樹。其樹各出種種香熏。大威德神之所居止。
諸比丘。彼香山中有二寶窟。一名雜色。二名善雜色。殊妙可愛乃至瑪瑙七寶所成。各皆縱廣五十由旬柔軟滑澤。觸之猶若迦旃連提迦衣。
諸比丘。有一乾闥婆王名。無比喻。與五百緊那羅女。在雜色、善雜色二窟中住。具受五欲娛樂遊戲行住坐起。
諸比丘。二窟之北有大娑羅樹王名為。善住。別有八千娑羅樹林周匝圍遶。彼善住娑羅林下有一龍象亦名。善住。遊止其中色甚鮮白。如拘牟陀華。七支拄地騰空而行。頂骨隆高如因陀羅瞿波迦蟲其頭赤色。具足六牙其牙纖利金沙廁填。復有八千諸餘龍象以為眷屬。其色悉白如拘牟陀華。七支拄地乃至悉以金填其牙。
於善住娑羅林北。為善住大龍象王出生一池名。曼陀吉尼。縱廣正等五十由旬。其水涼冷甘美澄清無諸濁穢。乃至藕根大如車軸。破之汁出色白如乳味甘若蜜。
諸比丘。曼陀吉尼池側。周匝更有八千諸池四面圍遶。一一皆如曼陀吉尼無有異也。
諸比丘。其善住龍象王。意若欲入曼陀吉尼池中遊戲之時。即念八千龍象眷屬。時彼八千諸龍象等亦起是心。善住象王心念。我等今者當往善住王處。
諸象到已。皆在善住龍象王前低頭而立。爾時善住大龍象王知諸象集。即便發引向曼陀吉尼池。八千龍象前後圍遶隨從而行。善住象王從容安步。諸龍象中有持白蓋覆其上者。有以鼻持白摩尼拂拂其背者。有諸樂神歌舞作倡在前引導。
爾時善住大龍象王到已便入曼陀吉尼池。出沒洗浴歡娛遊戲。從心適意受諸快樂。中有龍象洗其鼻者。或有龍象磨其牙者。或有龍象揩其耳者。或有龍象灌其頭者。或有龍象淋其背者。或龍象摩其脅者。或有龍象洗其髀者。或有龍象洗其足者。或有龍象浴其尾者。或有龍象拔取藕根淨洗鼻擎內其口者。或有龍象拔優鉢羅華。鉢頭摩華。拘牟陀華。奔茶利迦華等。繫於善住象王頭者。
爾時善住大龍象王於曼陀吉尼池中。恣意洗浴遊戲歡娛自在受樂。噉諸龍象所奉藕根。頭上莊飾優鉢羅等種種雜華。是事訖已從彼池出上岸停住。八千龍象然後散入八千池中隨意洗浴。遊戲自在受快樂已。各食藕根。食竟亦以優鉢羅等種種雜華。繫其頭上用自莊嚴。復共集會善住王所。四面圍遶恭敬而住。
爾時善住大龍象王與彼八千諸龍象等前後導從。還詣善住娑羅樹林所。象王行時諸龍象等。或擎白蓋。或執白拂隨從如前。諸神作樂導引亦爾。
爾時善住大龍象王。到善住娑羅大林已。在樹王下隨意臥起受諸安樂。八千龍象亦各詣彼八千樹下。行住臥起自在安樂。於彼林中有娑羅樹。其本或復周圍六尋。有娑羅樹其本或復周圍七尋。八尋、九尋、十尋。有娑羅樹其本周圍十二尋者。唯此善住娑羅樹王其本周圍十有六尋。彼八千娑羅樹林之中若有萎黃及所落葉。即有風來吹令外出不穢其林。八千龍象所有便利穢汙之物。有諸夜叉隨掃擲棄。
諸比丘。閻浮提中有轉輪聖王出現世時。八千象中一最小者。日日晨旦至輪王前供給承事。調善象寶因此得名。彼善住大龍象王。每十五日晨旦。往詣天帝釋所在前住立承奉驅使。
諸比丘。善住象王有此神通有此威德。雖復生於象畜之中。然是龍輩。乃有如是大威神力。汝等比丘應當念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