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

世記經閻浮提州品第一
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俱利窟中。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。時眾比丘於食後集講堂上議言。諸賢。未曾有也。今此天地何由而敗。何由而成。眾生所居國土云何。
爾時世尊於閑靜處天耳徹聽。聞諸比丘於食後集講堂上議如此言。爾時世尊於靜窟起詣講堂坐。知而故問。問諸比丘。向者所議。議何等事。
諸比丘白佛言。我等於食後集法講堂議言。諸賢。未曾有也。今是天地何由而敗。何由而成。眾生所居國土云何。我等集堂議如是事。
佛告諸比丘言。善哉。善哉。凡出家者應行二法。一賢聖默然。二講論法語。汝等集在講堂。亦應如此賢聖默然.講論法語。諸比丘。汝等欲聞如來記天地成敗.眾生所居國邑不耶。
時諸比丘白佛言。唯然。世尊。今正是時願樂欲聞。世尊說已當奉持之。
佛言。比丘。諦聽。諦聽。善思念之當為汝說。
佛告諸比丘。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。光明所照。如是千世界。千世界中有千日月.千須彌山王.四千天下.四千大天下.四千海水.四千大海.四千龍.四千大龍.四千金翅鳥.四千大金翅鳥.四千惡道.四千大惡道.四千王.四千大王.七千大樹.八千大泥犁.十千大山.千閻羅王.千四天王.千忉利天千焰摩天.千兜率天.千化自在天.千他化自在天.千梵天。是為小千世界。
如一小千世界。爾所小千千世界。是為中千世界。
如一中千世界。爾所中千千世界。是為三千大千世界。
如是世界周匝成敗。眾生所居名一佛剎。
佛告比丘。今此大地深十六萬八千由旬。其邊無際。
地止於水。水深三千三十由旬。其邊無際。
水止於風。風深六千四十由旬。其邊無際。
比丘。其大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。其邊無際。
須彌山王入海水中八萬四千由旬。出海水上高八萬四千由旬。下根連地。多固地分。其山直上。無有阿曲。生種種樹。樹出眾香。香遍山林。多諸賢聖。大神妙天之所居止。其山下基純有金沙。其山四面有四埵出。高七百由旬。雜色間廁。七寶所成。四埵斜低。曲臨海上。
須彌山王有七寶階道。其下階道廣六十由旬。
挾道兩邊有七重寶牆.七重欄楯.七重羅網.七重行樹。金牆銀門。銀牆金門。水精牆琉璃門。琉璃牆水精門。赤珠牆馬瑙門。馬瑙牆赤珠門。車磲牆眾寶門。
其欄楯者。金欄銀桄。銀欄金桄。水精欄琉璃桄。琉璃欄水精桄。赤珠欄馬瑙桄。馬瑙欄赤珠桄。車磲欄眾寶桄。
其欄楯上有寶羅網。其金羅網下懸銀鈴。其銀羅網下懸金鈴。琉璃羅網懸水精鈴。水精羅網懸琉璃鈴。赤珠羅網懸馬瑙鈴。馬瑙羅網懸赤珠鈴。車磲羅網懸眾寶鈴。
其金樹者金根金枝銀葉華實。其銀樹者銀根銀枝金葉華實。其水精樹水精根枝琉璃華葉。其琉璃樹琉璃根枝水精華葉。其赤珠樹赤珠根枝馬瑙華葉。其馬瑙樹者馬瑙根枝赤珠華葉。車磲樹者車磲根桄眾寶華葉。
其七重牆。牆有四門。門有欄楯。七重牆上皆有樓閣臺觀。周匝圍遶有園觀浴池。生眾寶華葉。寶樹行列花果繁茂。香風四起悅可人心。鳧鴈鴛鴦異類奇鳥。無數千種相和而鳴。
又須彌山王中級階道廣四十由旬。挾道兩邊有七重寶牆.欄楯七重.羅網七重.行樹七重。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。亦如下階。
上級階道廣二十由旬。挾道兩邊有七重寶牆.欄楯七重.羅網七重.行樹七重。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。亦如中階。
佛告比丘。其下階道有鬼神住名曰。伽樓羅足。其中階道有鬼神住名曰。持鬘。其上階道有鬼神住名曰。喜樂。其四捶高四萬二千由旬。四天大王所居宮殿。有七重寶城.欄楯七重.羅網七重.行樹七重。諸寶鈴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。
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。寶城七重.欄楯七重.羅網七重.行樹七重。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。又復如是。
過三十三天由旬一倍有焰摩天宮。
過焰摩天宮由旬一倍有兜率天宮。
過兜率天宮由旬一倍有化自在天宮。
過化自在天宮由旬一倍有他化自在天宮。
過他化自在天宮由旬一倍有梵加夷天宮。
於他化自在天.梵加夷天中間。有摩天宮。縱廣六千由旬。宮牆七重.欄楯七重.羅網七重.行樹七重。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。亦復如是。
過梵伽夷天宮由旬一倍有光音天宮。
過光音天由旬一倍有遍淨天宮。
過遍淨天由旬一倍有果實天宮。
過果實天由旬一倍有無想天宮。
過無想天由旬一倍有無造天宮。
過無造天由旬一倍有無熱天宮。
過無熱天由旬一倍有善見天宮。
過善見天由旬一倍有大善見天宮。
過大善見天由旬一倍有色究竟天宮。
過色究竟天上有空處智天.識處智天.無所有處智天.有想無想處智天。齊此名眾生邊際.眾生世界。一切眾生生.老.病.死.受陰.受有。齊此不過。
佛告比丘。須彌山北有天下名。鬱單曰。其土正方。縱廣一萬由旬。人面亦方。像彼地形。
須彌山東有天下名。弗于逮。其土正圓。縱廣九千由旬。人面亦圓。像彼地形。
須彌山西有天下名。俱耶尼。其土形如半月。縱廣八千由旬。人面亦爾。像彼地形。
須彌山南有天下名。閻浮提。其土南狹北廣。縱廣七千由旬。人面亦爾。像此地形。
須彌山北面天金所成。光照北方。
須彌山東面天銀所成。光照東方。
須彌山西面天水精所成。光照西方。
須彌山南面天琉璃所成。光照南方。
鬱單曰有大樹王名。菴婆羅。圍七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四布五十由旬。
弗于逮有大樹王名。伽藍浮。圍七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四布五十由旬。
俱耶尼有大樹王名。曰斤提。圍七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四布五十由旬。又其樹下有石牛幢。高一由旬。
閻浮提有大樹王名曰。閻浮提。圍七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四布五十由旬。
金翅鳥王及龍王樹名。俱利睒婆羅。圍七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四布五十由旬。
阿修羅王有樹名。善畫。圍七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四布五十由旬。
忉利天有樹名曰。晝度。圍七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四布五十由旬。
須彌山邊有山名。伽陀羅。高四萬二千由旬。縱廣四萬二千由旬。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。其山去須彌山八萬四千由旬。其間純生優鉢羅花.鉢頭摩花.俱物頭花.分陀利花。蘆葦.松.竹叢生其中。出種種香。香亦充遍。
去伽陀羅山不遠有山名。伊沙陀羅。高二萬一千由旬。縱廣二萬一千由旬。其邊廣遠。雜色間廁。七寶所成。去伽陀羅山四萬二千由旬。其間純生優鉢羅花.鉢頭摩花.俱勿頭花.分陀利花。蘆葦.松.竹叢生其中。出種種香。香氣充遍。
去伊沙陀羅山不遠有山名。樹巨陀羅。高萬二千由旬。縱廣萬二千由旬。其邊廣遠。雜色間廁。七寶所成。去伊沙陀羅山二萬一千由旬。其間純生四種雜花。蘆葦.松.竹叢生其中。出種種香。香氣充遍。
去樹巨陀羅山不遠有山名。善見。高六千由旬。縱廣六千由旬。其邊廣遠。雜色間廁。七寶所成。去樹巨陀羅山萬二千由旬。其間純生四種雜花。蘆葦.松.竹叢生其中。出種種香。香氣充遍。
去善見山不遠有山名。馬食上。高三千由旬。縱廣三千由旬。其邊廣遠。雜色間廁。七寶所成。去善見山六千由旬。其間純生四種雜花。蘆葦.松.竹叢生其中。出種種香。香氣充遍。
去馬食山不遠有山名。尼民陀羅。高千二百由旬。縱廣千二百由旬。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。去馬食山三千由旬。其間純生四種雜花。蘆葦.松.竹叢生其中。出種種香。香氣充遍。
去尼民陀羅山不遠有山名。調伏。高六百由旬。縱廣六百由旬。其邊廣遠。雜色間廁。七寶所成。去尼民陀羅山千二百由旬。其間純生四種雜花。蘆葦.松.竹叢生其中。出種種香香氣充遍。
去調伏山不遠有山名。金剛圍。高三百由旬。縱廣三百由旬。其邊廣遠。雜色間廁。七寶所成。去調伏山六百由旬。其間純生四種雜花。蘆葦.松.竹叢生其中。出種種香。香氣充遍。
去大金剛山不遠有大海水。海水北岸有大樹王名曰。閻浮。圍七由旬。高百由旬。枝葉四布五十由旬。
其邊空地復有叢林名。菴婆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閻婆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娑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多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那多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為男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為女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男女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散那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栴檀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佉詶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波奈婆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毗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香奈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為梨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安石留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曰。為甘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呵梨勒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毗醯勒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阿摩勒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阿摩犁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奈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甘蔗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葦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竹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舍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舍羅業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木瓜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大木瓜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解脫華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瞻婆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婆羅羅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修摩那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婆師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多羅梨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伽耶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復有叢林名。葡萄。縱廣五十由旬。
過是地空。其空地中復有花池。縱廣五十由旬。復有鉢頭摩池.俱物頭池.分陀利池。毒蛇滿中。各縱廣五十由旬。
過是地空。其空地中有大海水名。鬱禪那。此水下有轉輪聖王道。廣十二由旬。挾道兩邊有七重牆.七重欄楯.七重羅網.七重行樹。周匝校飾。以七寶成。閻浮提地轉輪聖王出于世時。水自然去。其道平現。
去海不遠有山名。鬱禪。其山端嚴。樹木繁茂。花果熾盛。眾香芬馥。異類禽獸靡所不有。
去鬱禪山不遠有山名。金壁。中有八萬巖窟。八萬象王止此窟中。其身純白。頭有雜色。口有六牙。齒間金填。
過金壁山已。有山名。雪山。縱廣五百由旬。深五百由旬。東西入海。雪山中間有寶山。高二十由旬。雪山埵出高百由旬。其山頂上有阿耨達池。縱廣五十由旬。其水清冷。澄淨無穢。七寶砌壘.七重欄楯.七重羅網.七重行樹。種種異色。七寶合成。
其欄楯者。金欄銀桄。銀欄金桄。琉璃欄水精桄。水精欄琉璃桄。赤珠欄馬瑙桄。馬瑙欄赤珠桄。車磲欄眾寶所成。金網銀鈴。銀網金鈴。琉璃網水精鈴。水精網琉璃鈴。車磲網七寶所成。金多羅樹金根金枝銀葉銀果。銀多羅樹銀根銀枝金葉金果。水精樹水精根枝琉璃花果。赤珠樹赤珠根枝馬瑙葉馬瑙花果。車磲樹車磲根枝眾寶花果。阿耨達池側皆有園觀浴池眾花積聚。種種樹葉。花果繁茂。種種香風。芬馥四布。種種異類。諸鳥哀鳴相和。阿耨達池底金沙充滿。其池四邊皆有梯陛。金桄銀陛。銀桄金陛。琉璃桄水精陛。水精桄琉璃陛。赤珠桄馬瑙陛。馬瑙桄赤珠陛。車磲桄眾寶陛。遶池周匝皆有欄楯。生四種花。青.黃.赤.白。雜色參間。華如車輪。根如車轂。花根出汁。色白如乳。味甘如蜜。
阿耨達池東有恒伽河。從牛口出。從五百河入于東海。
阿耨達池南有新頭河。從師子口出。從五百河入于南海。
阿耨達池西有婆叉河。從馬口出。從五百河入于西海。
阿耨達池北有斯陀河。從象口中出。從五百河入于北海。
阿耨達宮中有五柱堂。阿耨達龍王恒於中止。
佛言。何故名為阿耨達。阿耨達其義云何。此閻浮提所有龍王盡有三患。唯阿耨達龍無有三患。云何為三。
一者。舉閻浮提所有諸龍。皆被熱風.熱沙著身。燒其皮肉。及燒骨髓以為苦惱。唯阿耨達龍無有此患。
二者。舉閻浮提所有龍宮。惡風暴起。吹其宮內。失寶飾衣。龍身自現以為苦惱。唯阿耨達龍王無如是患。
三者。舉閻浮提所有龍王。各在宮中相娛樂時。金翅大鳥入宮搏撮或始生方便。欲取龍食。諸龍怖懼常懷熱惱。唯阿耨達龍無如此患。若金翅鳥生念欲住。即便命終。故名阿耨達(阿耨達秦言無惱熱)
佛告比丘。雪山右面有城名。毗舍離。其城北有七黑山。七黑山北有香山。其山常有歌唱伎樂音樂之聲。山有二窟。一名。為晝。二名。善晝。天七寶成柔濡香潔。猶如天衣。妙音乾闥婆王從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。
晝.善晝窟北有娑羅樹王名曰。善住。有八千樹王圍遶四面。善住樹王下有象王亦名。善住。止此樹下。身體純白。七處平住。力能飛行。其頭赤色。雜色毛間。六牙纖傭。金為間填。有八千象圍遶隨從。其八千樹王下八千象。亦復如是。
善住樹王北有大浴池名。摩陀延。縱廣五十由旬。有八千浴池周匝圍遶。其水清涼無有塵穢。以七寶塹周匝砌壘遶。池有七重欄楯.七重羅網.七重行樹。皆七寶成。金欄銀桄。銀欄金桄。水精欄琉璃桄。琉璃欄水精桄。赤珠欄馬瑙桄。馬瑙欄赤珠桄。車磲欄眾寶桄。其金羅網下埀銀鈴。其銀羅網下埀金鈴。水精羅網埀琉璃鈴。琉璃羅網埀水精鈴。赤珠羅網垂馬瑙鈴。馬瑙羅網埀赤珠鈴。硨磲羅網埀眾寶鈴。
其金樹者金根金枝銀葉花實。其銀樹者銀根銀枝金葉花實。水精樹者水精根枝琉璃花實。琉璃樹者琉璃根枝水精花實。赤珠樹者赤珠根枝馬瑙花實。馬瑙樹者馬瑙根枝赤珠花實。硨磲樹者車磲根枝眾寶花實。
又其池底金沙布散。遶池周匝有七寶階道。金陛銀蹬。銀陛金蹬。水精陛琉璃蹬。琉璃陛水精蹬。赤珠陛馬瑙蹬。馬瑙陛赤珠蹬。車磲陛眾寶蹬。挾陛兩邊有寶欄楯。
又其池中生四種華。青.黃.赤.白。眾色參間。華如車輪。根如車轂。花根出汁。色白如乳。味甘如蜜。遶池四面有眾園觀.叢林.浴池。生種種花。樹木清涼。花果豐盛。無數眾鳥相和而鳴。亦復如是。
善住象王念欲遊戲。入池浴時。即念八千象王。時八千象王復自念言。善住象王今以念我。我等宜往至象王所。於是眾象即往前立。時善住象王從八千象至摩陀延池。其諸象中有為王持蓋者。有執寶扇扇象王者。中有作倡伎樂前導從者。時善住象王入池洗浴。作倡伎樂共相娛樂。或有象為王洗鼻者。或有洗口.洗頭.洗牙.洗耳.洗腹.洗背.洗尾.洗足者。中有拔華根洗之與王食者。中有取四種花散王上者。
爾時善住象王洗浴.飲食。共相娛樂已即出岸上。向善住樹立。其八千象然後各自入池洗浴.飲食。共相娛樂。訖已還出至象王所。時象王從八千象前後導從。至善住樹王所。中有持蓋覆象王者。有執寶扇扇象王者。中有作倡伎樂在前導者。時善住象王詣樹王已。坐臥行步隨意所遊。餘八千象各自在樹下。坐臥行步隨意所遊。其樹林中有圍八尋者。有圍九尋至十尋.十五尋者。唯善住象王婆羅樹王圍十六尋。
其八千婆羅樹枝葉墮落時。清風遠吹置於林外。又八千象大小便時。諸夜叉鬼除之林外。佛告比丘。善住象王有大神力功德如是。雖為畜生受福如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